幻灯四
幻灯三
幻灯二
幻灯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服务大众 > 贸易投资 >
昙花一现的金雕-苏47

1997年初,《简氏防务周刊》刊登了一架俄罗斯前所未有的前掠翼战斗机照片,全黑机身上涂有"32"字样。

1997年9月25日,这架已经走漏风声的战斗机进行了首次试飞。第二天,俄罗斯报纸刊登了关于"第五代国内战斗机原型试验开始"的报道,称该新型战斗机被命名为金雕,代号S-37-1。其实这时候称它为验证机更为准确,因为在那很久以后它才被重新命名为象征正式战斗机编号的“苏-47”。

昙花一现的金雕-苏47

这种战斗机是怎么来的呢?前掠翼战斗机并不是苏联人的首创,在此之前,二战末期的德国黑科技树就包括了Ju-287轰炸机,He-162战斗机等。20世纪70年代,美国也曾短暂试验过X-29验证机,试验表明,使用这种构型的飞机升力增加了14%,航程增加34%,起飞距离减少了35-50%。但是,最终美国人并没有在后来的战斗机中使用这种造型。

美国X-29验证机

昙花一现的金雕-苏47

前掠翼的优势在于大迎角飞行时气流首先从机翼根部分离,从最根本上避免了翼尖失速问题,并且机翼的气动效率相较于后掠翼提升很高,因而低速性能好,可利用升力大。而且前掠翼设计可以使飞机的机身内容积增大,为设立内部武器舱创造条件,间接地提高了隐身性能。

昙花一现的金雕-苏47

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提出了“五代机”的设计方案,苏联也开始进行“五代机”的设计论证。当时苏联两家战斗机设计大佬“米高扬”和“苏霍伊”相继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米高扬提出的是米格1.44,而苏霍伊提出的便是Su-47(代号S-37),并将其作为当时重要的复合材料与电传操纵系统的试验平台。俄罗斯空军也对其提出的一系列的研究指标包括:性能不能低于美国F-22;多功能性(空战、对地打击);超级机动性;隐身性;短距起降技术等。

昙花一现的金雕-苏47

Su-47的机身结构除前掠翼外,大部分与Su-27系列相同,采用常规结构布局。机头安装前视雷达,单座驾驶舱前的光电头的都保持了苏式造型。机身中段为燃油舱,设备舱,发动机进气道,在机翼前面装有鸭翼,主机翼为前掠翼设计,采用融合技术并且使用了吸波材料与大量的复合材料,尾部采用外倾双垂尾设计。Su-47在动力方面选择采用了“土星”设计局的AL-41F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达到20吨确保了良好的加速性能和不开加力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昙花一现的金雕-苏47

Su-47共生产了两架原型机,第一架原型机未安装火控系统,仅做飞行测试用。第二架原型机安装火控系统,可使用R-27中距空空导弹与R-77近距空空导弹,还可挂载各种制导与非制导武器。机载武器为一门经典的Gsh-30 30mm航炮。由于设计时强调空中格斗能力,再加上优秀的气动外形与充沛的动力,Su-47可以完成比“普加乔夫”眼镜蛇动作更为夸张的零半径定点掉头等机动。

昙花一现的金雕-苏47

虽然前掠翼飞机拥有众多好处,但是前掠翼设计也有很多现阶段无法解决的问题,最严重的便是翼尖震颤的问题,虽然前掠翼设计解决了翼尖失速问题并在低速状态下保持了非常好的机动性,但是在高空高速的情况下飞行操控会变得相当困难。

昙花一现的金雕-苏47

当年Su-47金雕的惊艳亮相的确震撼了整个航空界,并被视为俄罗斯空军的希望所在。然而,后期的研发过程令人扼腕,由于苏-47无法满足俄罗斯军方的要求,使得其在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竞争中败给了苏-57而最终停止研发,未能实现量产。红极一时的造型终归变成了昙花一现。

红极一时的造型终归变成了昙花一现。

昙花一现的金雕-苏47